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五新集成 创出示范性职教集团转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路径

2023-07-11   出自: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

摘要:近年来,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以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为契机,聚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再培养、技术服务、开放办学等校企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创新图强,将规定动作和自创动作有机结合,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推动示范职教集团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职教集团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转变。

关键词:职教集团;五新集成;转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一、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涵,推动校企合作从内涵提升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更好融入产业发展格局是摆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共同难题。2020年,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集团培育单位,自立项建设以来,职教集团主动融入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丰富社会服务内涵、转变技术服务方式、强化开放办学等方面狠下功夫,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的整体提升,职教集团服务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改革,激发校企合作“新活力”

一是优化职教集团组织机构,实行“双理事长”制,由机床行业头部企业—北京精雕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推荐1名理事担任理事长, 按照行业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定位重组二级委员会,构建起政府行业指导、集团理事会决策、双理事长负责、二级委员会具体实施的集团化办学管理体制;二是聚焦集团化办学全过程和重点领域,以决策部署、项目执行、绩效评价、考核激励为核心,形成以《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为统领、12项制度为支撑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三是以校企合作项目为抓手,通过校企共同策划方案、共同管理项目、共同实施具体任务、共同评价项目绩效,推动企业从热情不高的参与者成长为主动作为、深度创新实践的“探索者”。

图1 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二)订单驱动,创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携手北京精雕公司,以集团内国家级、省级装备制造类高水平专业群为基础,组建精雕现代工匠旗舰班,为北京精雕和机床行业骨干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以集团内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 以精雕现代工匠旗舰班为实践载体,创新形成了“12345”学做创一体化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研制基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适应技术发展新要求和企业用人新需求;三是延长人才供给链, 以北京精雕陕西区域客户端操作与维护人员需求为目标,组建市域多企联合订单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人才供给,围绕高端数控设备、钛、光伏、航空航天等陕西重点产业,集团每年组建订单班120个以上,受益学生近5000名。

(三)拓展延伸,打通职业成长“新路径”

一是联合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拓展延伸至13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群,开展本科层次成人高等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过程考核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近三年累计完成381名企业职工学历提升任务;二是将理论学习、实操训练、交流研讨、专题讲座、在线教学、技术比武和企业实践有机融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先后为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中铝兰州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多期职工技能培训,集团年均社会培训人数达27万人日、技能鉴定13107人次,为服务行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三是强化企业技术人员后续能力培养,通过实施企业技术技能人员“实践教学示范工程”“学生技能大赛领航工程”“学生科技创新护航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协同工程”,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近三年,经过再培养的300名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已快速成长为企业的能工巧匠。

图2 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

(四)集智聚力,服务产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联合集团内企业,共建西门子、北京精雕、宁夏共享、中船、人工智能、汽车技术与服务等6个高端产业学院,共建现代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分布式能源及智能微电网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智慧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二是组建由博士、青年科技骨干、企业专家、技术大师等组成的科技攻坚团队10个,面向产业高端企业,开展产线关键工序优化和产品试制,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产品研发;三是拓展合作空间,主动对接区域工业园区和装备制造企业聚集的省外,形成从集团内企业到区域工业园区企业,再向机床行业相关企业拓展延伸的项目征集、发布、认领实施的技术研发长效机制;四是联合行业企业组建产业咨询决策服务智库,在行业分析、市县域产业规划等方面完成咨询服务项目13项;五是借助职教集团建设成功经验, 聚合咸阳市域骨干企业和职业院校,牵头组建咸阳市产教融合战略联盟, 助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

图3 教师承接企业技术服务项目

(五)开放办学,彰显中国职教“新作为”

一是集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主动与行业、境外政府及高等院校对接, 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每年选拔100名师生赴赴美、德、日、澳等国研修学习海外深造、交流,接待境外交流300人次;二是鼓励集团内院校积极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校学习,近年来累计培养来自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和加纳等国家的留学生94名;三是联合有色金属行指委和赞比亚政府,建立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分院,这是我国在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联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选派优秀教师赴当地开展教学,为当地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各类技术人员509名,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职教舞台中央贡献了力量。

图4 教师为赞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培训

三、特色与创新

(一)探索出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机床行业头部企业开展全产业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人才供给的全覆盖;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成长方面采取持续跟进、重点培养的方式培养能工巧匠;在技术服务方面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院校实际,分类提供形式多样的各类技术服务。

(二)以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为实践载体,创新形成了“12345”学  做创一体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以机械制造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创新培养”一体化,“学习知识打基础-仿做案例练技能-实战项目育创新”三级递进,培养出“懂设计、通工艺、精技术、能管理、会创新”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图5 学做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协同构建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

紧扣生源质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教学、毕业生质量等核心要素,确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细化分解,构建出包括专业建设质量、专业综合实力、职业岗位能力、专业人才培养、个人成才成长和专业服务贡献等6个一级指标,专业教学资源等25个二级指标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等42个观测点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图6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四、实施效果与推广价值

(一)实施效果

1.标志性成果彰显硬核实力

集团牵头院校率先实现了陕西高职在国家层面的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内涵建设方面“零”的突破。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32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

图7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2.人才支撑实现当地离不开

集团院校每年70%以上的毕业生在陕西当地就业,30%以上的毕业生服务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陕西省重点产业,集团院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稳定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三年职位晋升比例达到68.31%,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了 98.45%,毕业生在行业龙头企业就业比例占到 65.19%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何小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王英锋等一大批时代工匠,已成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图8 2022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陕西工院优秀毕业生何小虎

3.技术创新加速企业再成长

一是近3年集团承接中小微企业横向项目268项,立项校企合作“揭榜挂帅”项目56项,成果转移转化46项,为西安交通大学等80余家高校和企业开展技术服务100次以上,产生经济效益3.56亿元;二是校企联合研发的舱体支撑行走式X射线防护服、新型植保无人机等产品成功投入市场,研发的复合型6自由度高性能重载工业机器人在秦创原落地转化;三是集团牵头制定的磨床技术等6项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已颁布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图9 舱体行走式 X 射线防护服

图10 新型植保无人机

(二)推广应用

集团建设成效被光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专题报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技术服务模式被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12所院校借鉴应用;制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等16个专业标准、《机械制造技术》等 182 门课程标准输出尼日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图11 媒体报道集团院校职教标准“走出去”


分享:  

版权所有: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与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技术支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博达软件  

邮箱:jth@chinazy.org   电话:010-64929239